古诗词里的气象密码 | 落雷篇

古诗词里的气象密码 | 落雷篇

拈一段古韵诗词

解一环气象密码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古诗词里的

“落雷”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

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

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

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先秦·《终风》

以先秦作起点

行走于无名氏的《终风》里

依然看得见“曀曀其阴”

听得清“虺虺其雷”

显然,落雷的威力

早在先秦

就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文学作品

《周易》中记录了发生在

公元前1078年的一次球形雷

是世界上最早的雷电记录

左雨师使经待兮,

右雷公而为卫。

欲度世以忘归兮,

意姿睢以抯挢。

——秦·屈原《远游》

雷电崇拜

起自上古

科学揭开雷电之谜前

我国一直有雷公电母的神话传说

在诗人屈原笔下

雷公电母甚至成了他的左侍右驾

何等神奇浪漫

继续穿越唐风宋雨

会发现

这对主要负责天气变化的夫妻神祇

与雨雪风霜一样

往往寄托着诗人们特定情境下的喜怒哀乐

万枝朝露学潇湘,

杳霭孤亭白石凉。

谁道乖龙不得雨,

春雷入地马鞭狂。

——唐·陈陶《竹十一首》

唐代陈陶的咏竹诗

让我们仿佛看到

盘根错节的竹根

伴着惊蛰初雷疯长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唐·李商隐《无题·其二》

坐标锁定李商隐的雨塘

“芙蓉塘外有轻雷”

却惹“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感叹

雷车动地电火明,

急雨遂作盆盎倾。

强弩夹射马陵道,

屋瓦大震昆阳城。

岂独鱼虾空际落,

真成盖屐舍中行。

明朝雨止寻幽梦,

尚听飞涛溅瀑声。

——宋·陆游《七月十九日大风雨雷电》

移镜陆游的七月十九日

“雷车动地电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倾”

不知明朝雨止

幽梦是否可寻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切换“黑云压城城欲摧”

那里不仅有逼仄的雷声

更有戍边将士的战鼓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唐·李白《蜀道难》

回到现实

人生的旅程

一如大自然的阴晴冷暖

不免电闪雷鸣

风雨交作

三月七日,

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苏轼《定风波》

学一学道中遇雨的苏轼

“一蓑烟雨任平生”

或可少些同行者的狼狈

抵达“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吧

江西气象×中国气象 出品

原标题:《古诗词里的气象密码 | 落雷篇》

阅读原文

相关推荐

狂犬病毒能在水中传播吗
365bet下注

狂犬病毒能在水中传播吗

📅 06-30 👁️ 4590
1韩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365bet下注

1韩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 06-29 👁️ 4282
吻戏最多的10部电视剧,部部看点十足,重温满满羞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