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888课:辨别的“辨”中间原本是个“刀”

《说文解字》第888课:辨别的“辨”中间原本是个“刀”

(剖贤人之心)

(2)明辨;剖析。张衡《思玄赋》:“通人闇于好恶兮,岂昬惑而能剖?”李善注:“剖,分明也。”通达之人都不明于喜欢厌恶啊,昏惑不明的人怎能将善恶分辨清楚。

剖的小篆写法如图:

(剖的小篆写法)

2、辧。读音有四个:

(一) bià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辧,判也。从刀,辡声。”形声字。本义是判别,区分。

关于“辧”字,桂馥《说文义证》:“辧,隶作辨。”也就是说,后世的“辨”,其实是“辧”经过隶变后的今字字形。也就是说,今字“辨”,其最初字形为“辧”。

(辨的原始字形)

辡中间部分是一个“刀”,并不是“一点一撇”的,其字形大致是“刂”的进一步变形。“辧”实际上应当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辡兼表意,亦表声。以刀分判两人的争讼,其义就是辨别,区分。

(区分桂花种类)

《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周子有一个哥哥没有智力,不能辨别豆子和麦子。鲁迅《朝花夕拾·狗猫鼠》:“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本义之外,辨还有很多用法:

(1)明察,明晰。《周礼·天官·小宰》:“六曰廉辨。”郑玄注:“辨,辨然,不疑惑也。”贾公彦疏:“谓其人辨然,于事分明,无有疑惑之事也。”六是廉洁而又明察是非。

又指明了,详悉。范仲淹《上张右丞书》:“虽不能辨,亦尝有闻焉。”虽然不能明了,但也曾经听闻过。

(2)确定。《礼记·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郑玄注:“辨,谓考问得其定也。”凡是选用平民中有才能的人做官,一定要对他的德才先进行考察。考察确定下来,然后试用。如果胜任工作,然后授予一定的爵位。爵位定了,然后授予一定的俸禄。

(3)察看;辨认。《北史·隋纪十二》:“茔兆堙芜,封树莫辨。”坟茔堙没荒芜,坟边的封树都无法辨认了。

(4)床足与床身分辨之处。《易·剥》:“剥床以辨,蔑贞凶。”孔颖达正义:“谓床身之下,床足之上,足与床身分辨之处也。”关于这里的辨,有说认为是床头,我们认为应当是指闲身与床足处的榫卯结构处。剥落的床身榫卯,出现损毁蚀痕,要守正防凶。

(床辨)

(5)使。《小尔雅·广言》:“辨,使也。”《书·周官》:“王俾荣伯作贿肃慎之命。”孔传:“俾,马本作辨。”

(6)变。改变。《荀子·臣道》:“故因其惧也而改其过,因其忧也而辨其故。”王念孙《读书杂志》:“辨,读为变,变其故,谓去故而就新也。……变,亦改也。”所以要趁他畏惧的时候使他改正错误,趁他忧虑的时候使他改变过去的行为。

(7)量词。古代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井衍沃”。孔颖达疏引贾逵曰:“京陵之地,九夫为辨,七辨而当一井也。”在肥沃的土地上划定井田。在古代 田制中,“辨”和“井”是两种不同的土地划分单位。根据《周礼·地官·小司徒》的记载,“辨”是指将土地划分为若干份,每份称为一辨,每辨包含九夫,即九百亩。而“井”则是更高级别的土地划分单位,通常由若干个“辨”组成。

(8)古州名。故治在今广乐省化县东北,唐置,后改为勋州,五代复名辨州,宋改为化州。

另外,“辨”还通“辩”“徧”“平”“班”“般”等字,各用其所适之义。

此外,辨还是姓。《集韵·删韵》:“辨,姓。”《万姓统谱·霰韵》:“辨,汉辨武,淮南名士。”

(二)biǎn。读音出自《集韵》。通“贬”。贬损。《礼记·玉藻》:“立容辨卑,无讇。”郑玄注:“辨,读为贬,自贬卑,谓磬折也。”孔颖达疏:“‘立容辨卑’者,谓在军中立之形容,常贬损卑退,磬折恭敬,不得骄傲,忽略士卒。”

(三) bàn。读音出自《广韵》。同“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刀部》:“辧,辧从刀,俗作辨,……古辧别、幹辦无二义,亦无二形二音也。”

(四) piàn。读音出自《广韵》。皮革中断。《尔雅·释器》:“革中绝谓之辨。”郭璞注:“中断皮也。”

辨的小篆写法如图:

(辨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888,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人狗大战:异烟肼毒狗,到底有多危险?
365bet娱乐场官网备用

人狗大战:异烟肼毒狗,到底有多危险?

📅 06-29 👁️ 8356
钓鲫鱼用饵料(钓鲫鱼最好的鱼饵是什么)
beat365体育亚洲版

钓鲫鱼用饵料(钓鲫鱼最好的鱼饵是什么)

📅 07-03 👁️ 9640
驾驶证罚款怎么交?驾驶证罚款网上缴费方法